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余年前,一批热血青年从上海出发奔赴浙西参加抗战。而今,两鬓染霜的女儿重走父辈抗战路,回望,寻找,记录,拍摄……山重重水迢迢,青春与正义,血泪与蜕变,燃情岁月,韶华忠烈献华夏。
“万里风涛,浦江奔海,孕育华夏好儿女。宝山鏖战,四行据守,先施轰塌痛生灵。
热血才俊,别母离家,奔赴浙西抗战路。画笔燃情,歌振山林,光明必定驱妖孽。”
纪录片《山水铭刻》主题曲《浩气山河》歌词
正义与血性:书生从上海奔赴浙西抗战
这是一个跨越了80多年的纪念!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毕业生洪宝鋆、吴联膺和师长茹茄,还有洪宝珊、贾起和贾超两兄弟、吴联翔先后离开上海,奔赴浙西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此前,从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连续几个月,家父吴联膺的日记每天开篇就是战况记录,记录了淞沪会战期间上海街区被炸、难民涌动、社会生活的焦虑紧张与混乱,充满了对日寇侵略仇恨、激愤的情绪。
展开剩余88%吴联膺青年时代
当时父亲一家住在上海迈尔西爱路、普恩济世路,即现在茂名南路和进贤路交界的两幢小楼里。战争初期,中国空军从浙江杭州笕桥机场起飞到上海参加空战,非常壮烈;宝山和四行仓库的中国将士打得极其英勇顽强。当时上海市民表现出很强的正义感,我奶奶是家庭妇女,但对于战争的态度却非常鲜明,中国空军击落敌机她兴奋;中国战机陨落,她难过。父亲的几个侄女从留下来的老照片看,都是非常纤巧秀美的女孩,但这一年中秋节来家里贺节时,人手一件正在为前线将士制作的棉背心。淞沪会战是夏天开始打的,坚守了三个月,所以她们那个时候给将士们做棉背心是有用的。
贾起
贾起、贾超两兄弟的家在青岛,日寇侵占青岛后,他们家人到上海避难。贾起自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他们与我父亲都是1933年在武昌相识的朋友和同学,我父亲拜过贾家父母为义父母,因此,他们都以兄弟相称,两家人当时往来比较频繁。
茹茄,就是沈之瑜先生,后来的上海博物馆馆长。他在上海美专读书时高我父亲他们一级,后被刘海粟先生聘为助教,所以当时他们是同学也是师生关系。
茹茄(沈之瑜)青年时代
当年他们见证了淞沪会战的过程,经历了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灾难。他们毕业后不愿留在上海做亡国奴,或为日本人做事,在先期抵达浙西的中共地下党员洪宝鋆的召唤下,他们离开上海奔赴浙西天目山参加抗日救亡工作,表现了一个个中国人的血性,虽然他们都是书生!
救我与陪斩:艺术至上的年轻人从晕倒到觉醒
儿时,我听父亲讲了许多他们在天目山抗日的故事,记住了遂昌、青田、於潜等地名,抗战后期他们被国民党顽固派逮捕,他经历了陪斩,贾起牺牲……贾起的名字从此刻在了我的记忆中,父亲反复说起贾起被捕时呼喊“联英救我”的画面也印在我脑海里五十多年。
后来,我花了十年业余时间整理父亲的日记和文稿,可惜特殊年代天目山那几年的日记散失,而随之发现的两页发黄的文稿,成为我认知的转折点。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1951年追记的,记录了两件发生在抗战期间天目山的故事,在一页内容是“救救我”的文稿中,记录了一位名叫黄天的年轻人,被两个当兵的押解,与春日里独自在天目山的山林间绘制省主席画像的家父相遇的情景,黄天被两个士兵用枪托捶打的哭叫声、脚镣的哗啦声,还有“老吴救救我”的呼喊声,与周围鸟语花香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可惜发现这篇文稿时,父亲已经离世多年,我真想问问黄天后来的情形。
浙西抗战农村巡回演出队成员,蹲者左二是上海美专毕业生生、中共地下党洪宝鋆
父亲还经历了“陪斩”。当年国民党顽固派当着自诩“艺术至上”的父亲,枪杀了三位年轻的中共地下党员。他在对他的空枪中晕过去了,倒在三位烈士的血泊中。还有他的义兄贾起的牺牲,那是一个非常优秀伟岸的青年!那么多一腔热血到浙西参加抗日救亡的年轻人,没有倒在日寇的刀枪下,却在国民党顽固派的迫害中,血洒天目山。父亲“陪斩”被踢醒后,也觉醒了,设法逃离最初追求的所谓“正统”抗战的浙西,回到上海,由中共地下党交通员护送一家人前往中共领导的苏北抗日根据地,后来南下解放上海,这是后话。我由此产生了一个愿望,重走他们在浙西战斗的路。我开始了多年的准备,十几年间我先后两次到浙西探路。
文化与教育:重走父辈路,展现悲壮的坚守
要了解和认识那段历史,才能做好“重走”这件事。茹茄(沈之瑜)先生的女儿沈建华给予我很大支持,向我推荐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王国林先生编著的《天目抗日》。我将《天目抗日(上)东南抗战前哨》和《天目抗日(下)浙西战时施政》看了两遍,还查阅了其他相关资料,让这段历史了然于胸,以结构篇章,撰写文本。
浙西抗战中街头宣传演出
在《天目抗日》丰富的内容中,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令人震撼,更让我感动。几位主人公都是文化青年,根据他们当年迁徙、工作的时间、地点及路线,我列出了纪录片的十个篇章:缘起、前哨、奔赴、坚守、奋臂、探究、巡演、戕害、牺牲、觉醒,分别介绍拍摄的缘由,浙西抗战在东南抗战中的地位,抗战期间中华教育的坚守,这批文化青年参加抗战文艺宣传和教育教学工作,利用日伪公开资料分析研究日寇的经济侵略并提出对策建议,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对浙西的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进行监禁和枪杀,最前线剧团根据中共地下党的指示,在巡演途中撤离,以及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的行径,一批进步青年终于觉醒,离开了浙西。
到浙西拍摄纪录片《山水铭刻》外景,我们专门选取了当年一些学校旧址。《天目抗日》中记录的英雄校长和老师,宁愿牺牲生命也断然拒绝为日寇教学的壮举就在这些地方发生。我们在第四篇章“坚守”中,专门展现了浙西抗战中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教育抗战。
我们到莫干中心学校采访拍摄曾两次逃过日寇追捕的首任校长郑性白先生的事迹,走访抗战胜利后以浙西一中为主体复建的嘉兴一中,寻访浙西二中旧址龙泉浙大芳野分校旧址,寻找到安吉简易师范所在地等。所见所闻无不令人心潮澎湃,泪湿眼眶。
走访与拍摄:历经山水迢迢,终解心中谜团
浙西抗战遗留的历史图片很少,没有影像。我将纪录片每个篇章所需的拍摄实景、历史图片和影像列出,按照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顺序,排出赴浙江拍摄的市县和点位。
2024年11月11日,我们开启赴浙江的拍摄。第一站就是父辈到达浙江的登岸处宁波江北区老外滩码头。他们都是从上海乘海船到宁波后,再坐长途汽车经过多次换乘到达遂昌。
到青田后,党史办的同志带我们在上店街找到了当年民众教育馆的旧址;到龙泉的住龙镇水塔村拍摄第一次处属党代会的复制场景,而当年会议地点是离此地几公里、目前尚不通车的大头岭村。八十多年前的洪宝鋆是怎么来此地的呢?我们很是感慨。
洪宝鋆
遂昌县档案馆联系遂昌史学家周德春和罗兆荣先生接受了采访,并带我们寻访流动夜校旧址、遂昌民众教育馆、民众剧场,还找到了洪宝鋆弟弟洪宝珊牺牲地遂昌射后潭。抗战后期,洪宝鋆撤退到皖南,后因积劳成疾去世,不满30岁。一门两兄弟牺牲在抗日救亡工作中,何其悲壮!
在浙西几个市县行进,经过很多山,高速路上好几个隧道超过2公里长。沿途层峦叠嶂,行车走着走着就突然觉得有重重大山横在前方。当年在极度缺乏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前辈们是怎么靠双腿穿越浙西山山水水,往返巡回做抗日宣传工作的呢?我们一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抵达临安前,临安政协秘书长为我们重新优化了路线,安排了采访拍摄地点及联络人。他还驱车陪我们去《天目抗日》作者王国林教授家。王老师介绍了一些《天目抗日》成书的缘由,书中一些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故事。
吴联膺青年时代
我们来到於潜鹤村的民族日报社旧址,这座粉墙黛瓦的何家祠堂曾是《民族日报》编辑、印刷、发行所在地。首任社长是王实味,后来他在此被捕,在上饶集中营牺牲。父亲他们都做过《民族日报》编辑、美编或为报纸撰写相关文稿。
天目山自然资源管理处的牛晓玲博士,带我们找到当年国民党顽固派关押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的南庵监狱所在地和通往於潜的坞子岭刑场的方位,为我解开了半个多世纪的谜。我从小一直听父亲说的乌猪岭,根据走访当地人,确认是坞子岭,原来是沪浙方言的“猪”与“子”发音相近的误读。当我和摄制组随牛老师艰难地爬上父亲陪斩的那条路,坚持走到接近坞子岭山顶的路,站在悬崖边真的很感动!那正是父亲描述的陪斩走过的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当年父亲发现是通往於潜也就是时常传来枪声的方向,他心里是多么的恐惧、愤怒和无助啊!他知道不少战友就是在这附近被枪杀的,而他当时还不是中共地下党员,只是一个用自己为乡绅画像赚的钱营救过不少中共地下党员的“艺术家”。
我也给牛老师解了一个谜。抗战期间文化名人张天方主持天目书院,《天目抗日》中记录,在日寇封锁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用天目山的草药制作了大量的汤剂和药膏,当时天目山癞痢、疥疮、疟疾、痢疾等疾病流行,这些药救治了很多百姓、士兵、学生、公职人员等。牛老师说:终于知道书院上方那个锅炉是做什么用的了!他们一直疑惑当年在这么偏远的天目山怎么会有一个先进的锅炉!院子里的两处泉眼正是熬制中药的水源。我父亲他们肯定也得到过救助,有他们在一次连续多日大雨和泥泞中巡演回到驻地后,几乎所有人都病倒了的记录。
天目山一都村党支部书记俞涛冲向我们介绍了天目山两次保卫战的感人故事。还带我们到当时民族剧团副团长、中共地下党员陈才庸被国民党顽固派抓捕地俞家祠堂,当年剧团成员愤怒排演《风波亭》,对国民党顽固派令人发指的行径以示抗议……
回到上海,我得到各区文旅局和相关抗战纪念单位的支持。纪录片《山水铭刻》以淞沪会战为当年上海知识青年奔赴浙西和浙西抗战的背景,将抗战期间录制《义勇军进行曲》等很多抗战音乐的百代公司旧址作为开篇影像,上海音像资料馆提供的影像资料成为这些背景材料的支撑。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用镜头记录父辈曾经在浙西走过的路,让年轻的一代看到这些当年的热血青年的努力和牺牲,了解他们,算是完成父辈赋予我们的一个使命吧。
我们走访拍摄了浙西十个市县、20多个点位。从上海到浙西,我要感谢的人和单位很多,谢谢大家共同完成了一个艰巨的工程!以此致敬为抗战献出青春和生命的父辈!
发布于:上海市益通网配资-配资炒股平台找加杠网-配资公司官网首页-按月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