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董兆瑞)11月22日,2025能源转型大会在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开幕。本届大会进一步强化作为能源行业发展方向引领平台、前沿技术发布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功能,持续提升昌平区在全球能源领域的专业影响力,加速吸引优质项目集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
本届大会聚焦“加快企地协同创新,共谋绿色转型发展”主题,内容包括一场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两场重点活动、一场技术交流活动、六场专题会议,同时设置了能源谷参观、项目路演、闭门交流会等多样化主题活动。
过去三年78项创新成果在能源谷就地转化

会上,昌平区发布了《2025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从能源谷发展基础和优势、先进能源产业发展状况、人工智能赋能能源产业发展情况、未来展望与下一步发展举措五个方面,全面展现昌平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的信心与行动。
记者了解到,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枢纽型主平台,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60个,设有院士工作站7个,“三桶油”“两张网”“五大发电集团”全部在此设立了分支机构或研发总部,三一重能、中海储能、明阳智能等大批优质民营高科技企业落户于此。此外,还入驻了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等一流能源高校,汇聚了2万余名科研人才,形成了央企、民企、高校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过去的三年中,有20家央企研究院和科技型企业的累计78项成果在能源谷就地转化。昌平区持续做强国家电网、国家电投2个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支持碳力加速器、中孵融创等4个民营孵化器发展壮大,精心保障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数据显示,2024年,昌平区先进能源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500亿元,成为全区第一大主导产业。
15家企业展示最新能源绿色转型创新成果
本次大会邀请国内外15家知名企业展示最新的能源绿色转型和数字化技术创新成果。室内展区重点涵盖石油石化、电力等能源领域,集中呈现能源行业与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方向和实践。室外展区展出氢能机器狗、氢能两轮车和制加充氢设备、电力巡检无人机。
在室内展区,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将整套新能源解决方案以沙盘的形式进行展示。“这里展示的是压缩空气储能的全套方案,其原理简而言之,即在电力需求较低的时段,将空气压缩并储存于地下储气室中,从而将电能转化为空气能进行存储;而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段,则释放这些高压空气,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该研究院生产管理部高级主管侯乃贺说。
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展示了一系列无人驾驶机器人。“这款工业机器人是国内首套全域自研专为矿井无人运输设计的防爆机器人,专为煤矿特殊井下环境辅料运输、巡检和抢险救援而设计,可以实现智能跟随、一键返航,解决了燃油运输车高污染、高油耗、辅助运输效率低等行业难题痛点。”该公司机器人产品总监魏陈介绍。
此外,大会还特别展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九天”大模型等近年央企“国之重器”科创成果及优秀产业链创新案例,全方位彰显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昌平区将以未来科学城为支点,全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这里将汇聚创新要素、突破关键技术、孕育标杆项目、鼓励示范应用,成为先进能源领域技术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新高地、绿色转型示范区。”昌平区相关负责人说。
益通网配资-配资炒股平台找加杠网-配资公司官网首页-按月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